灯光是夜间行车安全的生命保障,绝不能有半点马虎。尤其是前照灯、后尾灯、转向灯和制动灯出故障时,上路行车是非常危险的,因此夜间上路行驶之前务必要对灯光进行全面检查,确认良好方可上路。 夜间由于路上行人、车辆相应减少,驾驶人急于赶路,所以车速都比较快。在弯道、坡道、窄路、雨、雾天都会严重影响视线,遇有紧急情况极易发生危险,因此夜间行车一定要降低车速。 夜晚驾车能见度较差,尤其是在郊区或山区公路等无路灯的环境里行驶,更需要注意观察道路的变化。要学会利用路面明暗和不同的反光来判断路形路况,凡在前照灯能够涉及的范围内的任何光照形状的变化都应及时注意。如:光柱变窄可能是山口,光柱变短可能是弯道或上坡,光柱变长可能是弯道可下坡,光柱下缘出现缺口可能是坎坷或坑洼。此外还应学会利用颜色判断路形路况,凡是发现前方路面颜色变化就要注意。如:成片的亮处可能是积冰或积水,暗处可能是坑。 注意经常变换远近灯光。经常变换远近灯光对夜间安全驾驶主要有三方面的好处: 首先,变换远近光有利于观察环境和路况,更容易及时发现隐患; 其次,经常变换远近光有利于视神经减轻疲劳,提高加强驾驶者的兴奋度; 再次,经常变换远近灯有利于及早引起其它车辆,特别是弯道另一侧来车的注意。 夜间行车十分考验驾驶人的驾驶技术,同时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也比较大,因此驾驶人在夜间行车时一定要谨慎驾驶,注意车辆操作的可行性。 |
GMT+8, 2023-12-11 11:04